全力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重大领域安全风险进行排查。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原则、方法、路径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安全治理等方面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发出了从“零”出发、向“零”而行的动员令,吹响了大抓安全、抓大安全的“集结号”。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深、准、狠”总要求,全面落实“防、查、改、教、强、技、制、督、调、究”重点任务,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齐抓共管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抓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层层夯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班子其他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理清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等安全监管责任,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个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行业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监督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事故和追究责任。
坚持防治结合 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城乡危旧房等重大事故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严密“防”。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严格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市场准入,不得以集中审批、优化营商环境为名降低安全门槛,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格建设项目安全审批,从严执行项目建设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定期分析研判评估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做好重大领域安全风险排查防范化解。全面“查”。聚焦城镇燃气用户用气、建筑起重机械、高支模、高空作业、高边坡、深基坑、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安全隐患集中和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领域,坚持自查、核查、检查、排查“四查”联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确保领域全覆盖、排查无死角、隐患零遗漏。彻底“改”。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建立整改清单,从严压实各方整改责任,对重大隐患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和“一患一档”挂牌督办,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整治标准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隐患清仓见底、整改到位。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建筑工程违法发包、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人员深入实地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坚持依法治理 提升安全生产法治能力
法治护航,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健全完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政策措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建立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严格对标对表上位法,根据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建筑施工、自建房安全保障等方面立法研究,适时制定相关法规规章;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抓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工程质量安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结合宁夏实际制定出台《全区城镇燃气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鼓励行业协会、企业从实际实效出发,制定和实施高于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加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全面有效落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坚持专业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对执行国家及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执法宽松软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督促行业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坚持科技支撑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科技对支撑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推动安全治理由粗放到精细、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进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投入力度,配强技术装备,大力推广应用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等新装备、新设施和新防护用品,支持企业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用机械化来“减人”,自动化、智能化来“换人”。综合运用雷达监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高技术,加快推进“智慧住建”建设,高标准建设全区城镇燃气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瓶装液化石油气全链条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全面推行“智慧工地”建设,推动BIM技术建筑信息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应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防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建筑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鼓励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依托工程项目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工法等创新攻关。充分利用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科研资源,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坚持共治共享 筑牢安全生产全民防线
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生产治理新格局。加强党建引领。扩大行业企业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面增强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发挥党组织优势,促进党建工作与安全治理有机衔接、融合发力;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动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共同筑牢安全生产基石。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作为基础性工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大力宣传普及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城市防涝、自建房等安全知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凝聚安全发展共识,让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为其内生动力和生活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知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严密防线。落实好安全风险“吹哨人”制度,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优化奖励程序,鼓励居民群众、企业员工通过“12350”安全投诉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举报安全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编辑:何青芳